文章摘要
肖婧,王敬卿,惠振,等.“定眩颗粒”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风痰瘀阻型后循环缺血眩晕40例临床研究.江苏中医药,2021,53(2):29
“定眩颗粒”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风痰瘀阻型后循环缺血眩晕40例临床研究
投稿时间:2020-07-15  
DOI:10.19844/j.cnki.1672-397X.2021.02.012
中文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风痰瘀阻  定眩颗粒  医院制剂  中西医结合疗法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脑病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NBKF2016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南京市卒中中心建设资助项目;南京市名中医(王敬卿)工作室建设项目(WJQ-2019-NJ)
作者单位E-mail
肖婧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17  
王敬卿 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1  
惠振 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1  
盛蕾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17 hejieqong1234@163.com 
摘要点击次数: 1041
全文下载次数: 1346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定眩颗粒对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祖细胞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探讨其血管保护的可能机理。方法:将选取的8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控制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眩颗粒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内皮祖细胞计数和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治疗后治疗组双侧颈动脉斑块厚度、右侧内中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内皮祖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定眩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且可减少颈动脉斑块厚度及内中膜厚度,提高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从而起到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