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电针对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的影响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Motor Function and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s (Beclin-1, LC3-Ⅱ) in Brain Tissue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odel Rats

  •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其对TBI模型大鼠脑组织自噬关键调控蛋白Beclin-1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0只SPF级别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以及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各3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头皮并于颅骨处钻一小凹窝。电针组在造模术后24 h于百会-关元、曲池-合谷、足三里-涌泉三组穴位针刺并分别与电针治疗仪的电极相联,选用疏密波,频率1 Hz,强度1 mA,时间15 min,每日1次,共治疗14 d;其他3组正常饲养不干预。于造模前1 d和电针组干预3、7、14 d同期(以下统称为干预3、7、14 d时)采用转棒疲劳试验对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于干预3、7、14 d时取模型组和电针组部分大鼠创伤脑组织,于干预14 d时取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左大脑半球脑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于干预3、7、14 d时取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部分大鼠创伤脑组织/左大脑半球脑组织,于干预14 d时取空白组大鼠左大脑半球脑组织,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脑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
    结果 空白组与假手术组转棒疲劳测试平均停留时间、脑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前,各组大鼠转棒疲劳测试平均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在干预3、7、14 d时转棒疲劳测试平均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同期假手术组和空白组(P<0.05);电针组上述时间点转棒疲劳测试平均停留时间均明显长于模型组(P<0.05)。干预3 d时,模型组大鼠损伤区脑组织皮层炎性浸润,有渗出、水肿、空泡变,出血严重,红细胞多,核异常且蔓延,随着观察期的延长,创伤脑组织的炎症与水肿有所减轻;各观察时点,电针组大鼠创伤脑组织在出血、渗出、炎症及水肿等方面的改变均轻于模型组。各观察时点,模型组大鼠创伤脑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电针组大鼠上述各指标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 电针持续治疗能够在创伤后各时间点(干预3、7、14 d)显著提升TBI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并加速受损脑组织的修复过程,这一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表达的作用相关。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