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针刺通过调控不同信号通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以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炎、不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70%~80%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针刺对妇科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EMs疼痛。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库发现,针刺可通过调控NF-κ B、JAK2/STAT3、MAPK、VEGF/VEGFR、PGE2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EMs疼痛的作用。未来可针对EMs疼痛机制以及从EMs过程出发对各信号通路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针刺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在EMs疼痛中的治疗效果为针刺治疗EMs疼痛提供理论支持。

     

/

返回文章
返回